由山西美錦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冠名,山西建龍鋼鐵有限公司、山西美錦鋼鐵有限公司主辦,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Mysteel我的鋼鐵網)承辦的“2021中國(第十屆)建筑用鋼產業鏈高峰論壇”于2021年9月16日-17日在太原陽光皇冠假日酒店順利舉行。
9月17日主題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調研部副主任戚斌作《近期鋼鐵行業運行分析及展望》的主題演講。
戚斌分別從生產及投資、鋼材消費市場、原料及進出口、后期展望四個方面,對近期鋼鐵行業運行做分析及展望。
生產及投資方面,戚斌表示,8月宏觀經濟及工業經濟環境中,鋼鐵行業相關指標相對前值增速繼續放慢。國內行業相關宏觀指標保持相對前值繼續回落,帶動鋼鐵消費下降。具體來看,2021年1-8月,生鐵累計生產6.05億噸,同比+0.6%;8月為7153萬噸,同比-11.1%。粗鋼累計生產7.33億噸,同比+5.3%;8月為8324萬噸、同比-13.2%。鋼材累計生產9.18億噸,同比+7.3%;8月為10880萬噸、同比-10.1%。
他指出,上半年國內生產鐵礦石4.91億噸、累計同比增加6745.66萬噸、增長15.93%。按照上半年國產原礦26.18%的品位計算,增加的國產礦能產生鐵1765.99萬噸,基本覆蓋全國生鐵增長量。2021年上半年增產的5941.28萬噸粗鋼,有近3500萬噸主要依賴于國產礦和廢鋼應用的增加,近2500萬噸主要依賴于進口礦等其他渠道的鐵素資源增加。
鋼鐵消費市場方面,1-7月粗鋼表觀消費量62002萬噸,去年同期為58555萬噸,增加3447萬噸,同比增長5.9%。具體來看,下游用鋼行業運行特點不一:1-8月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減少,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環比減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自3月以來增速連續下降,近期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有所提速,但仍顯偏慢,基建投資發力不及預期。值得注意的是,船舶方面,全球船舶市場運價、船價指數上漲至11年來新高,迎來新一輪訂單潮,我國新接單大幅增長,占世界總量52%。
原料方面,8月進口鐵礦石9749.2萬噸,環比增加898.6萬噸;進口均價為207.6美元/噸,環比增加5.1美元/噸。1-8月,進口7.46億噸,同比-1.7%。我國前7月累計原礦產量為5.7億噸,同比增加14.5%、+7221萬噸,增幅連續4個月下滑。前6月進口焦煤2228萬噸,同比減少41.4%;自蒙增加14%,比2019年減50%。6月進口均價166.3美元/噸,環比+5.5%、同比+42.6%。
進出口方面,戚斌指出,自4月底起,國家連續2次調整鋼材出口退稅及關稅政策,現所有成品鋼材的出口退稅率已全部取消,彰顯出國家對鋼材出口問題的高度關注,以及明確的政策導向和決心,在資源瓶頸和環境壓力雙重約束條件下,鋼鐵行業要走內需主導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發展之路。目前來看,新出口訂單指數30.8%,環比回落11.5個百分點,降至15個月以來最低水平。據了解,鋼廠大幅下調下半年出口計劃,主要以保證長期合同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為主。
展望后期,短期來看,雖然近期進口鐵礦石價格已大幅下降,但鋼鐵企業仍須消化前期高價采購的鐵礦石,還要承受其他原燃價格繼續上漲的壓力。在壓減產量的前提下,鋼鐵企業仍將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不確定因素增多,階段性的市場情緒會導致部分產品價格震蕩。
世界鋼鐵協會發布最新短期(2021-2022年)鋼鐵需求預測報告顯示,得益于被抑制的鋼鐵需求的釋放及各國政府的經濟恢復計劃,全球鋼鐵需求量在2020年下降0.2%之后,將在2021年增長5.8%至18.74億噸,2022年將繼續增長2.7%至19.25億噸。
長期來看,生態環境約束及資源保障程度難以支撐鋼鐵產能繼續大幅增長,超低排放(PM2.5)和雙碳(1.50C)將是鋼鐵行業未來一段時期的需要持續解決的重點問題。鋼鐵行業的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免責聲明:tiegu發布的原創及轉載內容,僅供客戶參考,不作為決策建議。原創內容版權與歸tiegu所有,轉載需取得tiegu書面授權,且tiegu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原創內容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轉載內容來源于網絡,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方便學習交流,并不代表tiegu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完整性負責。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敬請告之,核實后,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申請授權及投訴,請聯系tiegu(400-8533-369)處理。